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的养生要点 本文讲述了一年四季人们的生活作息规律;以及善养生者对待疾病的观念,即不等得病再治病。也就是说,人们不要等到患病后,再去想办法治疗、调养,那样就已经晚了;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,就注重以顺应四时的养生方法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69 #标签1 #标签2
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的养生要点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有关自然界、人类本质规律的学说。同时也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。本篇用阴阳的观点,分析了人体与自然界对应与变化,从而深刻阐述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。对养生者来说,明白人体阴阳的划分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54 #标签1 #标签2
《素问·阴阳应象论》的养生要点 自然界的天、地、万物及人体内的五脏、六腑等都与阴、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。阴阳变化是自然界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,是万物分类的纲纪,是万物新生和灭亡的根本之所在。正因为如此,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,只有顺应自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45 #标签1 #标签2
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的养生要点 “移精变气”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。通过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和五脏之气,能够转移人的思想注意力,缓解有害的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刺激,从而能够阻止脏腑所发生的病理变化,以使脏腑精气饱满,亦有益于神气的潜藏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80 #标签1 #标签2
《素问·宣明五气论》的养生要点 文章分别阐述了“五味所入”、“五气所病”、“五精所并、“五藏所恶”、“五藏化液”、“五味所禁”、“五病所发”、“五邪所乱”、“五邪所见”等内容,意在强调五脏之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惫义和作用,从而使人们能够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75 #标签1 #标签2
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的养生要点 脾胃受损,则大多与四季中的阴阳变化、不正之气的侵袭和饮食不节、生活作息无规律等因素有关。因此,人们只有运用顺应自然界变化的养生方法,做到“起居有常”,才能避免病邪侵袭人体的五脏或六腑。 【原文】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21 #标签1 #标签2
名著红楼梦中的养生文化 名著红楼梦在刻画家族悲剧、主人公的爱情悲剧的同时,也能看到丰富的养生文化。 四大名著《红楼梦》,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,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。小说在刻画家族悲剧、主人公的爱情悲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23 #标签1 #标签2
古人七个“三”养生法 七个“三” 养生法,仍是今人养生的“良方”,值得借鉴。 “三”是走向成功之路的“吉数”。《史记·律书》云:“数始于一,终于十,成于三”。《老子》云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从俗语“三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445 #标签1 #标签2
“和”与“安”就是内心安定 如果把和与安两个字放在一起解释,那就是内心安定,顺应自然,内外环境统一,做到生理、心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,也就是中国人的养生要旨“天人合一”。 在《东坡养生集》里,有一篇短文“问养生”。文章借其友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565 #标签1 #标签2
唐诗《上元夜》养生解读 《上元夜》是唐代诗人崔液创作的七绝组诗。诗共6首,其中这首“玉漏银壶且莫催,铁关金锁彻明开。谁家见月能闲坐?何处闻灯不看来?”最著名。 上元夜六首·其一 唐·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, 铁关金锁彻明开... 微百科 2019-10-18 537 #标签1 #标签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