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泻的药有什么 止泻的药有哪一些

微百科 26 0

拉肚子在临床上叫做腹泻,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,当人们拉肚子时应及时服用药物来缓解其症状。那么,止泻的药有什么呢?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止泻的药有什么

1、止泻药

目前比较常见的止泻药物有泻利停、黄连素、肠炎宁片、氟哌酸药物,这些药物都能有效止泻,特别是一些症状严重患者,他们的大便中通常带有粘液,腹泻时往往还伴有腹痛与发热等症状。

2、小儿腹泻药

小孩子腹泻时所服用的药物与成年人是有很大区别的,当小孩子腹泻时可以服用西米替汀,该药可治疗因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腹泻。另外蒙脱石散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小儿止泻药,只不过该药不可与其它药物一起服用,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。

3、抗生素

一般来说,大肠杆菌是腹泻的最主要的病原菌,所以说不论患者是因受凉还是吃坏肚子引起的腹泻,都必须抑制这种大肠杆菌,而抑制大肠杆菌最有效的药物就是抗生素,比如诺氟沙星、头孢克肟等药物。

4、肠道菌群调节剂

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之后,会导致体内的肠道菌群失衡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通过服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帮助缓解病情,比如整肠生、培芬康药物。

5、补液药

当人们发生腹泻症状时体内的水分往往流失的非常快,此时及时补液也是非常重要的,而口服补液盐是最有效的药物,该药能够迅速补充人体所丢失的水分。

止汗的中药有哪些

止汗的中药有白术、浮小麦、麻黄根等。

1、白术:

白术是植物白术的根茎,也被称为山蓟、杨枹蓟、山芥等,味苦、甘,性温,归脾、胃经,能够起到补气健脾、燥湿利水、止汗以及安胎的功效,可以治疗脾气虚弱、脾虚饮停、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等,服用以后能够起到健脾益气敛汗之功,达到止汗的效果。

2、浮小麦:

浮小麦是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,也被称为浮麦,味甘,性凉,归心经,具有固表止汗、益气、除热的功效,能够治疗气虚肌表不固、阳虚自汗、迫津外泄之烦热盗汗以及阴虚发热等,可以达到止汗的作用。

3、麻黄根:

麻黄根是植物草麻黄、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根和根茎,也被称为色道麻、结力根,麻黄根味甘、微涩,性平,归肺经,可以达到固表止汗的功效,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,也可以起到止汗的作用。

患者在用药时必须遵医嘱选择,不可以盲目用药。

腹泻有什么特点 腹泻有哪些特别的表现

腹泻(diarrhea)是一种常见症状,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,粪质稀薄,水分增加,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,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、粘液。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、肛门不适、失禁等症状。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急性腹泻发病急剧,病程在2~3周之内。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~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。那么腹泻有什么特点?腹泻有哪些特别的表现呢?

腹泻的特点

1、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:

如口渴明显,尿量减少,烦躁不安。

2、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:

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,一般不超过3天。

3、病程有自限性:

病程一般5-7天,营养不良、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,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。

4、起病急:

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,如咳嗽、鼻塞、流涕,半数患儿还会发热(常见于病程初期),一般为低热,很少高热。

5、大便次数增多:

每日10次左右,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,大便呈白色、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,带少许粘液或脓血,无腥臭味。

腹泻有哪些特别的表现

1、体温升高

腹泻的患者常常体温会升高,中度发烧一般在38.5℃左右。腹泻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大肠杆菌、空肠弯曲菌、痢疾杆菌、沙门氏菌、轮状病毒、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。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。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,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。需要警惕的是,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(39℃以上),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,要及时就诊。

2、精神萎靡

一般轻症腹泻的患者,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、嗜睡、抽搐、惊厥、抽风、昏迷等症状的,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,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3、血水样便

患者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、水样便、蛋花样便、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。每天患者腹泻5次左右。腹泻时,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、脓样便,每次便量较少,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,就有可能是痢疾,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。

4、脱水

如果腹泻次数多,排便量大,失水多,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,此时应及时输液,防止患儿酸中毒。

5、腹痛

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,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,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;小肠病变腹泻,疼痛多在脐周,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。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。

6、便次数突然增多了

这个大家应该都明白,最少是一天三次,多者可能几十次,直至虚脱。

7、便急

由于大便的次数太多,肛门会有灼痛的感觉,还有很多患者伴有腹痛、肛门下坠等症状。

泻肝火的中药有哪些

泻肝火的中药有龙胆草、夏枯草、黄连等,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。

1、龙胆草:

龙胆草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肝经。有泻肝胆火、清热燥湿的功效,患者出现湿热黄疸、阴肿阴痒、耳鸣耳聋、胁痛口苦、带下、湿疹瘙痒、肝火目赤、惊风抽搐等症状时适当服用龙胆草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。

2、夏枯草:

夏枯草味辛、苦,性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有明目、消肿散结、清肝泻火的功效,主要可以治疗头痛眩晕、目赤肿痛、瘿瘤、乳痈肿痛、目珠夜痛等症状。

3、黄连:

黄连味苦,性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胆、大肠经。服用黄连可以起到泻火解毒、清热燥湿的功效,可以治疗患者心烦不寐、血热吐衄、湿热痞满、呕吐吞酸、目赤牙痛、消渴、湿热泻痢等症状。

患者在服用药物时应遵从医嘱按照剂量服用,不要私自盲目用药,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。